安亭中队:抓实垃圾分类“三步工作法” 深化源头分类精细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0-04-17 点击数: 次
垃圾分类的投放和管理,是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与文明程度的体现。近日,安亭镇城管执法中队奏响垃圾分类“三步曲”,将村居、单位、街面商铺列为三个重点类别,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化源头分类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实效。
一是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及执法检查,推进村居、单位、沿街商铺的分类管理。安亭中队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活动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定时定点上门收集。4月,中队结合城管进社区、进单位、进商铺工作,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宣传及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未按规定设置垃圾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混投等情况,当场开具《嘉定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后再次进行复查。此外,中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回头看”,若经复查发现仍未符合整改要求的,当场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如仍未改正违法行为的,则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二是运用“依法治理+管执联动机制”,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社会氛围。安亭中队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整治,对各类单位、商业综合体、居住区等进行分类、定期、全覆盖的执法检查,并严格落实行业管理与执法监督责任,逐步将垃圾分类违法情况从教育引导为主转变为教育引导与监管惩戒并重。自4月起,安亭中队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主动与镇卫健办对接,积极开展垃圾分类专项联合整治行动。行动中,中队执法队员分为安亭、方泰、黄渡三个组,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对新源路、泰顺路、绿苑路等路段上的沿街商铺发放生活垃圾宣传手册,并对各商铺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三是利用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证据采集,进一步创新技术手段、加大处罚力度。安亭中队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执法模式,并运用好网格化监控资源平台,推进对垃圾投放点的监管,做好垃圾分类实效日常管理以及数据信息技术支撑。针对证据确凿、屡教不改的当事人,中队则通过移动开单系统及便携式打印机,快速开具电子罚单。通过优化执法办案的处置方式和流程,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处罚力度,从而提升分类工作实效,推动垃圾分类逐步从“攻坚战”向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转变。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居民从理念的转变,到行动的配合,再到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对此,安亭中队狠抓落实,加大教育宣传及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常态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安亭中队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约1500余份,开具《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告知书》及《责令改正通知书》约30余份,对个人垃圾混投、且拒不整改的,依法立案查处5起,罚款400元。
下一步,中队将扩大垃圾分类的社会宣传,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普法宣传,发动全民参与,广泛开展多层面、多形式、多主题的社会宣传动员,让垃圾分类政策宣传进村居、进商铺、进学校、进医院、进单位、进工地,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