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中队:非现场执法精准溯源 违规倾倒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25-04-11 点击数: 次 来源:上海嘉定
为深入贯彻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安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依托智慧化监管手段,近日成功查处一起建筑垃圾违规倾倒案件,充分展现了非现场执法模式在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安亭镇某村委会巡查发现,位于村道西侧的公共绿地内突发性堆放了约100袋建筑垃圾,为二次装修产生的毛垃圾。安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接村委举报后迅速启动非现场执法程序,中队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监控调取系统,精准锁定涉案车辆和行车轨迹。执法队员沿车辆轨迹反向溯源,发现该车是从镇内一小区内驶出。经与小区物业核实,锁定了正在装修的业主情况。执法人员当即联合物业管理方开展入户调查,查明业主为本地村民,在未履行法定申报程序的情况下,擅自联系无资质运输车辆,将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村内空地,拟用于老宅门前道路铺垫。
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执法人员对涉案各方开展普法教育:向业主详细解读装修垃圾处置的法定流程,明确物业服务企业作为装修垃圾投放管理责任人的监管职责;对运输司机阐明从事建筑垃圾运输需具备的专项资质要求。经教育,当事人深刻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主动配合整改:当日即委托有收运资质的环卫公司代为清运处理,并恢复绿地道路原有秩序面貌。
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法队员作出如下处理:对业主未将装修垃圾交由符合规定的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单位收运的违法行为,执法队员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依法对其处以罚款叁仟元的处罚。同时,由于业主委托的垃圾运输车辆无清运资质,执法队员依法对违规运输和堆放建筑垃圾的运输司机处以叁仟元的处罚。
案件办理过程中,执法队员充分发挥“科技+法治”双重效能:一是通过视频监控固证系统完整采集违法运输、倾倒全过程的影像证据;二是运用车辆识别技术精准追溯违法主体;三是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这种“非接触式”执法模式既保证了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又显著提升了案件处置效率。
下阶段,安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深化“一网统管”平台应用,重点在三个方面强化建筑垃圾治理:一是完善源头管控机制,要求物业企业严格落实装修申报登记制度;二是加强运输过程监管,建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白名单”数据库;三是拓展智能监管场景,强化中队指挥监控平台应用实效。通过构建“前端智能发现、中端快速处置、末端依法惩戒”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