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群众智慧自治 创新门责自律管理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数: 次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为切实将这个办法贯彻好、使用好、见成效,3月10日,嘉定区真新城管中队随同真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正福率联勤网格中心、市容办分管领导等一行赴浦东新区北蔡镇调研,实地了解该镇自2009年开始汇聚群众智慧、提倡群众自治试点探索在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以下概称“门责”)管理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有益经验。
首先,真新街道市容门责学习考察组一行来到北蔡镇市容中心,在与该镇负责门责创新治理相关负责同志的座谈会上,北蔡镇市容中心领导就北蔡镇近年来在门责管理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介绍了情况。北蔡镇门责制度脱胎于早先的“门前三包”做法,主要是指本市有关单位和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场所及其一定范围内的区域里,应当负责保持市容环境整洁、卫生。但由于商户流动性大、门责责任人履责任意识不强已经市容环境影响因素多等多方面原因,如何更好地提升门责管理效果,已经成为实践中的一道难题。北蔡镇是较为典型的城郊结合地区,所辖地理面积大,人口超过34万且外来人口众多,在最初的门责管理中也同样面临着制度落实效果不佳的困难。从2009年起,该镇边摸索、边总结,逐步形成了管理部门引导、门责管理人自律、奖惩手段配套的良性“自治”模式。主要做法包括: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引导本镇街面商户自愿加入门责自律管理;强化考核和奖惩,以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商户的积极性,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和综合执法等方式监管门责考核不合格的商户,营造自律履责光荣的氛围;对商户建立门责档案,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开展结对创优活动,发挥优秀商户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切实提升门责管理实效。6年以来,北蔡镇在门责管理模式上从传统的冲摊整治转变成了商户、业主自律管理,不仅充分调动了商户、业主做好门责自律的积极性,也大大改善了执法环境,提高了社会对城管工作的认同度,并最终有效提升了市容环境卫生质量。
随后,北蔡镇其他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该镇在门责治理中关于大单位、小商家分类奖惩自律治理、城管有效保障、积极参与、严格执法等常见问题方面,借助发挥“自治、共治”手段所取得的经验,并就更好地理顺区镇职能、提升管理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交流和探讨。最后,街道学习考察组一行又来到北蔡镇城管中队了解该镇门责信息系统和相关系列台账记录,并实地查看了沿道路旁若干商户的门责制度落实效果。
真新城管中队负责同志对北蔡镇城管参与门责管理模式产生浓厚兴趣,专门询问了具体运作方法,对管理在先、自治居首、奖惩兑现、执法托底的管理步骤进行了详细记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正福同志对北蔡镇在门责创新管理工作中关心的责任区划分界定、自律管理、购买社会服务、第三方考评参与、商户奖励资金统筹使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询问并表示,北蔡经验对于真新街道当前的市容门责管理是迫切需要的,两街镇地理区域、经济人文情况高度相似、购买社会服务资金投入收效、街面市容门责管理难题顽症如出一辙,北蔡镇的“商户门责自律制度”对真新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回去后将认真考虑缜密筹划将这项好的制度在真新进行推广。同时,对于一些城市治理顽疾,北蔡也经历了购买社会服务投入大、街面市容环境进步不明显的阶段,如今北蔡以商户自律、自治和共治为主要模式,充分发挥商家自身的作用,激发商家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政府职能部门能把问题想周全、把工作做细致,考评科学奖惩兑现,有力地提升了门责管理效果。“变处罚为奖励,变罚钱为发钱”,门责管理从一家参与变成全民热心参与的这些创新方法在思路上、方式上都值得学习借鉴并要结合真新特色总结提高并加入科技投入再创新,发挥真新街道社会治理和联勤网格中心作用,更好地为真新老百姓维护治理好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