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镇中队:新规来了,“突前”的他们除了斩“飞线”,还在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24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24年6月1日正式施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承接了住宅区、沿街商铺等场所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规范、执法工作。嘉定镇街道辖区内多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规范停放等矛盾较为突出。近阶段,全市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行为导致的火情有抬头趋势,压力传导基层一线,“突前”的执法队员联动职能部门负“重”前行。

在多个沥沥小雨的夜晚,社区、街巷的夜间排查整治拉开序幕,雷打不动,如期进行。嘉定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会同街道安监、房管以及消防救援等部门对“飞线充电”、停车规范、风险隐患及硬件设施、改进空间等“堵点”问题即时处置,现场办公。而白天也在城管进社区中履职“站位”。现阶段,专项工作已出动执法队员14人次,排查点位8处、沿街商铺33户,社区楼栋16幢,劝阻引导违规行为19起,处罚1起。

连日检查发现,《条例》落实的最大阻滞因素还是在于“先天不足”,即硬件设施的欠缺。根据老旧小区的特情,在摸索中推行“疏堵补”的工作路径。

以“疏导”为先,对新修订《条例》及规定要点通过宣传海报、各类媒介、公众号、微信群、城管工作室、“三驾马车”联席会、城管“公众开放日”、普法讲座课堂等形式循环普法,营造知法守法、同监共管的社会氛围。

勤“堵漏”拔点,整合资源力量进行联合整治、集中攻坚,顽固性点位对象以教育引导、警告处罚渐进式纠违,结合查改“回头看”,避免所发现问题的抬头反复性,巩固集中专项治理成果,强化社会面的规矩意识、安全防线。

重“补强”纾困,协同社区管理部门对充电、停放、防火设施薄弱等环节进行探究建言,根据设施及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优化内部资源调配,深入挖潜提升电动自行车充停环节的安全性、便利性、科学性。

治标更须治本,执法队员不仅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某小区老旧公共停车库的充电插座为二脚插座,而部分电动自行车使用的是三脚充电头,“滋生”居民另用转接头甚至拖线板充电的“飞线”问题。社区执法队员通过“三驾马车”联席会协调推动部分充电插座的完善改进,根据实际情况部分调整为二、三脚通用插座,同时建议通过党建引领楼组内部协调按需调整车位的方案以满足居民各自对充电插座的需求。

锚定“双减”目标,执法队员也尝试用“减法”来“减负”。会同拆违部门对公共区域存量违建的处置加力,围绕社区实际探索绿地立体化腾改的余地,利用“三五行动”清理“僵尸车”来提高流动性利用率。

直面“飞线”硬仗基层一线站位靠前,城管、房管、安监、消防、居委、物业、业委齐心协力、谋定而动,后有三所联动司法支撑,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圈向心力后劲十足。

对于主责主业,常态长效是执法队一以贯之的追求,标本兼治是执法队员不懈努力的目标。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在做、接续打磨的是日积月累的服务牌、攻坚克难的奋进牌、精治试践的创新牌。

815b8593721e49e1847ca1b04ee6101c.jpg

470ebbe1fc664da0846e19a8c59aab3b.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