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解开非机动车“围城”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11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近期,有市民反映上海地铁13号线金运路站点日常通勤人员较多,时常出现人行道“消失”现象。原为人行道的地方,停满了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再加上周边嘉闵线和13号线西延伸段正在施工中,地铁站周边像是非机动车“围城”,出行较为困难。

面对此扰民困境,江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高度重视,通过开展实地走访,针对地铁站非机动车及共享单车违规停放、挤占人行通道及非机动车道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市民出行便利、安全、有序。

强配备、压责任。目前,金运路站原有值守队员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中队通过增加值守人数、定人定岗定责,进一步助力地铁站非机动车及共享单车按规停放。除引导市民有序停车,协助共享单车运维公司做好收运工作的值守人员外,另安排轨交路长1名,具体负责站点各方力量的沟通协调及相关矛盾的调处。

抓统筹、促落实。4月3日,由中队组织牵头,与哈啰,美团,青桔三家单车公司开展金运路地铁站共享单车整治推进会。经协商,各方决定通过在金运路地铁站8号口至7号口近50米距离内设立电子围栏,禁止居民在此区域内停放单车,解决早高峰期间大量挤占非机动车停放资源和金沙江西路部分非机动车道的问题。同时,考虑到该站点单车骑行人数较多,附近道路无可方便单车公司收运单车的条件,在8号口预留小部分区域作为单车公司潮汐装运点位,并按实际操作情况不断优化整改。三家单车公司制定相关方案,增加区域内运维力量,确保地铁站周边单车不乱清运、不淤积。

挖资源、增空间。经过中队多次现场考察,发现双里河桥两岸区域内的可辟为新停车区域,中队立即安排人员将此区域内大件垃圾进行清运,目前该区域已可每日停放百余辆非机动车。同时,地铁站1、2号口已隔离出的共享单车临时停放收运点硬件条件较差,部分区域土壤裸露,中队于4月2日同镇规资及金运路站点负责人现场调研,计划将此2处暴露土壤做表面硬化,硬化后该区域面积达100余平米,除可停放300余辆非机动车外,也为共享单车收运卡车腾出空间。目前两处已完成硬化施工,部分已投入使用。

再划分、提实效。中队在1、2、8号口划分出非机动车禁停区,人行通道区及共享单车临时停放收运区三块区域。非机动车禁停区主要设置在通行道路路面狭窄处、路口转弯处及轨交敏感区域,区域内禁止停放非机动车及共享单车;人行通道区开辟后,方便市民更顺畅地进出站点;共享单车临时停放收运区内采用“单车三色管理法”,用硬隔离手段划分出不同品牌的单车区域,有效避免了过去单车混停,导致收运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分车再挪车后装车的问题。现在,收运卡车到站后可直接在自己的区域内扫车装车,每次收运可提前2小时完成。通过三色管理法的实行,市民也会潜意识地将单车停放在同色区域内,完成了“要我做”到“主动做”的转变,无形中提升了整体清运效率。早高峰过后,收运区会预留部分共享单车以应对晚高峰;存量消耗完毕后,单车公司可安排人员集中投放补充。共享单车被集中收运后,原本挤占的空间被腾出,可提供给非机动车停放,使周边的停车资源被充分利用。

重引导、亮宣传。中队在已划分好的区域内增设宣传告示牌,主要告知市民不同区域的功能,让市民清晰了解哪里可以停放单车,哪里只允许停放非机动车,培养市民规范停车习惯,减少因劝导停车引起的不必要矛盾。针对高峰期在敏感路口违停的车辆,在敏感区域设立违停清理告知牌及语音播报,告知市民可在指定停车场内寻找被暂时移走的非机动车,进一步提高管控威慑力度,也减少市民因找不到车辆而引起的不便。

下一步,江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倡议市民更多地参与进金运路地铁站非机动车及共享单车整治项目中,预留充足的出行时间,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共同营造安全、有序、良好的市容环境。


825dfa41f41e43bfade30b2570105d2f.jpg

68cf36a84aca4336ab7ec8974a7f9992.jpg

a0d3990543ec407b92fb0c228bef8b56.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