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园城管抽丝剥茧,抓住细节巧破偷倒案
发布时间:2017-03-13 点击数: 次
案件摘要:
2月26日,嘉定菊园城管中队在巡查沪宜公路回城西路口发现两大堆偷倒的建筑垃圾,既影响市容又影响市民通行。队员根据现场找到的相关线索展开全面追查,4天内成功锁定违法案件的源头,并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清运建筑垃圾的个人分别依据条例进行了处罚,有力打击了偷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
执法队员现场拍摄的照片
案情回顾:
根据中队巡查日志,最后巡查至该路段时间为2月25日下午,当时未发现有建筑垃圾。因此推断偷倒行为应该发生在25日晚18点至次日8点之间。为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执法队员对现场垃圾进行了仔细翻找,终于发现了一份有价值的线索——上海嘉定欧亚美沪宜家具市场的送货单据,这份证据为寻找建筑垃圾来源指明了方向。
现场建筑垃圾中找到的商家单据
雷霆行动,追本溯源,偷倒行为无处遁形。
根据现场分析得到的线索,执法人员马不停蹄,兵分两路对案件展开调查:
一是队员顺藤摸瓜到欧亚美市场了解建筑垃圾产生和清运的情况。经过询问市场工作人员,发现近期确有商户正在进行装修,每日有大量建筑垃圾产生。随后在对市场的建筑垃圾统一堆放池的勘查中,发现垃圾已经被清运。最后为进一步固定证据,执法人员查看了市场监控,发现25日晚18点至21点,有五辆卡车和一台挖机对建筑垃圾进行了清运。
图为执法队员正在调取市场监控视频
部门联动,寻觅踪迹
二是到菊园新区派出所调取事发路口的监控录像。在查看了案发期间所有过往车辆的视频资料后,发现25日晚19时53分至20时38分,分别有两辆轻型自卸货车在该处偷倒,且车牌清晰可辨,与欧亚美市场清运车辆相符,时间也吻合,至此证据确凿。
26日下午,执法人员联系了欧亚美市场商管部经理王某。在种种证据面前,王某承认这建筑垃圾就是来自于该市场。28日上午,王某携带营业执照、委托书等相关证明到菊园中队接受调查。经过近2个小时的调查,确认王某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和承运人刘某达成口头协议,委托了其先后于2月21日、25日,对该市场的建筑垃圾进行了清运。王某未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刘某出示“承运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等相关证明材料,也未和刘某签订相关的清运建筑垃圾的合同。
图为城管队员在对当事人进行案件调查
经过执法队员缜密的调查取证,案情已经水落石出。由于清运建筑垃圾费用大幅上涨,欧亚美市场为了贪图便宜,未和有清运建筑垃圾资质的公司继续签订清运合同,而是铤而走险,自行寻找没有资质的个人对建筑垃圾进行清运,而承运人也没有将垃圾运输到指定的消纳场所,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出现了偷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
严惩不贷
贪图方便要不得,花费高额来买单。
图为偷倒的承运人在中队案件受理室接受处罚
下一步,中队将坚持“源头控制、末端疏导、中间严查”的管理模式,同时充分运用好“大联勤”机制,积极同多部门开展协作,充分发挥村、社区志愿者、联勤队员的作用,联合交警、公安等部门,及时沟通信息,严厉打击偷乱倒行为,有效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
法规链接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产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产生量和处置方案,取得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委托取得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许可证的单位运输。违反规定的,由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禁止擅自倾倒、堆放、处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违反规定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执法队员也呼吁,今后市民如果发现无覆盖运输,超高超载、污染路面或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拿出手机拍照固定证据,记录违规车辆车牌,然后拨打12345市民热线,告知污染路面具体位置,执法队员将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