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园中队:亮出组合拳,多策并举提升辖区市容环境
发布时间:2019-03-26 点击数: 次
告别了连日的流浪太阳,我们迎来了春暖花开的三月。万物复苏,气温节节攀升,处处生机勃勃,对于咱们城管人来说,这是为全年工作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菊园城管吹响市容整治的集结号,撸起袖子加油干。
如何更好、更安全地维护城市秩序、提升市容市貌呢?一起去瞧瞧菊园城管中队的队员是如何奋发前进,不负春光的吧!
场景一:垃圾分类忙宣传
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市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规范化、有序化运行。中队队员走进社区开展联合法宣活动,设置互动小游戏使居民们在现场轻松欢乐的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小知识。同时针对社区居民、沿街商户等不同人群,队员还“量身定制”知识讲座,为大家详细解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希望垃圾分类能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此外中队还通过定时在垃圾分类点进行现场讲解、进校园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广大青年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共同践行“垃圾分类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的目标。
场景二:建筑工地勤督促
开春即开工,辖区各建筑工地也迎来了开工潮,涉及夜间施工、渣土洒落的投诉也逐渐增多,中队队员逐一上门排摸,一方面主动加强政策宣传告知,督促各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另一方面也对工地工期、出土量等各项信息进行登记,建立监管台账。对违规建设单位则按规定进行约谈,责令立即停工整改,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通过采取机动巡查和重点工地夜间驻守检查相结合的执法模式,白天进工地查看出入口处是否道路硬化、车轮冲洗设备是否正常使用、是否有车轮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现象,夜间查看是否有违规施工或渣土车辆出入情况,在工地的扬尘治理和噪音管控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场景三:沿街商铺强管理
队员在巡查中发现,天气回暖后沿街店面装修逐渐增多,建筑垃圾、装修材料乱堆放、跨门经营、未经审批设置广告牌等问题也随之增多,为有效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中队按照“有据可依、劝告在先、责令整改、执法在后”的原则,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主动上门入户宣传教育、日常加大步行巡查频次、积极践行“5+2”工作法等多种举措,进一步理顺监管难点,加强同沿街商户的思想沟通,提高商户文明经营意识,有效化解矛盾争议。同时,对各网格内屡教不改、整改不力的商户依法立案查处。通过巡查、列出问题清单、整改销号的工作模式,做到排摸一起、整改一起、处罚一起。
场景四:投诉案件快处置
进入三月,投诉量比2月增加了50%,中队平均每周要受理投诉8件市民投诉,涉及工地夜间施工噪音扰民、占绿毁绿、破坏房屋承重结构、违规处置餐厨垃圾等多方面。中队对各类投诉案件,针对来源渠道、轻重缓急等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市民反复投诉的热点问题,队领导亲自督办,在工作例会上共同分析研究对策,寻找解决办法,案件负责队员加强与投诉人交流沟通,真诚答疑解惑,对于能够立即处理的,从快处理;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主动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投诉有效解决。同时,要求案件负责人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答复群众办理结果,掌握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投诉办理工作。截止目前6个符合立案条件投诉已立案处罚,剩余3个问题已向群众承诺办理期限,并定期告知办理进度。
场景五:双随机工作勤检查
菊园中队积极落实区执法局关于日常执法随机抽查工作的部署,采取随机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网格班组属地自查与交叉抽查相结合的抽查方式,重点检查跨门经营、垃圾收集容器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及其市容环境责任区义务的履行等情况。通过检查,仍然有个别商铺跨门堆放物品,责任区范围内卫生情况较差现象,执法队员向商铺负责人指出其违规违法行为,并责令其立即整改,同时向负责人普及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再次出现违法经营现象。中队还同时安排机动队员对已检查过的街面再次巡查,给存在侥幸心理的商户来个“回马枪”,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提升执法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场景六:夜间整治不停歇
中队坚持开展每周两次的夜间巡查和整治,实现与白天巡查监管无缝对接,确保夜间主城区市容环境井然有序。每晚抽调5名队员,2辆执法车,以步行巡查为主,执法队员统一着装,配带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每晚8点起沿永靖路、平城路等城区主干道巡查管理。夜间巡查以劝导、服务为主,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跨门经营商户,取缔流动设摊,维护夜间市场秩序等,解决群众反映的夜间存在的市容秩序问题,依法依规对影响市容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规范,为市民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一年四季始于春,作为城管人,我们的工作永远在忙碌,我们愿以执着担当、为民服务的城管本色化作十里春风,一路传递和谐温暖。
春风十里 不如城市管理一路有你~
菊园城管 一路与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