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风筝”小分队,专攻违建“第一砖”

发布时间:2017-04-25 点击数:

4月25日中午,南翔镇风筝小分队的联勤队员刚结束违建巡查,回到办公地点,另一头,镇拆违办和城管中队的工作人员便开始忙碌起来。根据前者带回的信息,后者即刻梳理,准备组织去现场复查核实。

相比于存量违建拆除工作涉及多方利益、成本高,还容易引起负面舆论,新增违建的拆除难度则相对较小,但关键在于快速发现。南翔镇总结出一套新增拆违快速拆除机制,成立了一支聚焦新建住宅小区、别墅区、商务办公楼、厂区等重点区域新增违建的巡查小分队。

12名联勤队员分为5组,就像风筝在前线工作,飞得高,看得远,拆违办则紧握手中的线,及时掌控相关动态。镇拆违办工作人员介绍,每周7天,风筝小分队不间断对目标区域进行巡查,发现新增违建现场或苗头,当天集中汇报镇拆违办。之后由镇拆违办组织城管中队对发现的情况进一步复查核实。对已核实的新增违建,由城管协调属地村居、物业上门发放限期自行整改违建告知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拆除违法搭建的第一块砖。

3月30日8:00,南翔城管中队接到市民举报,人民街58号某小笼馆正在实施违法搭建。分中队队员立即赶往现场,喊停施工,并对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当天13:50,南翔城管再次前往复查,发现违建已拆除,建筑材料正在搬离。相比之下,从发现到立案、陈述申辩到行政复议再到诉讼,如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拆除存量违建可能要半年时间,还不包括前期的沟通和排查时间。南翔镇城管中队工作人员表示,快,是风筝小分队行动机制最大的特点。

另一方面,及时对新增违建喊停,还能有效降低业主和拆违办双方的损失。拆除1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阳光房产生的费用在5000-6000元左右,而存量违建使用的设备、人工无疑比新增违建更大,同时还可能涉及批量迁移等更多利益问题。也正是因为新增或在建的违法业主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拆违办工作人员在与其沟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也相对较小。

新建住宅小区中出现违建现象比较集中的情况是阳光房和占用公共绿化,由于大多业主都是抱着试试看的侥幸心理,因此一旦有执法人员劝阻,大多愿意自行拆除或调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4月初,风筝小分队队员发现格林春晓小区的某住户正在对2楼南侧露台进行违法改建,与业主沟通后,了解到业主是因为发现东南墙有渗水现象,物业维修多次无果,因此想到改变原建筑结构,减少外部裸露墙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经沟通教育,业主表示愿意自行整改,并寻求其他方法解决房屋渗水问题。而对于少部分不听劝阻制止、故意拖延、不按时自行整改的新增违建的业主,镇拆违办会委托合法拆违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村居自治原则进行拆除。

3月以来,南翔镇在全力推进全年80万平方米存量违建拆除任务的同时,拆违办联合村居委、物业、城管、联勤共同开展新增违建处置,目前风筝小分队已经成功发现了32起新增违建,其中24起已经整改拆除,其余的正在处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