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新中队:办实事、暖人心,为民服务需耐心、恒心、真心
发布时间:2024-10-21 点击数: 次 来源:上海嘉定
背景:近日,真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社区居民反映,称在丰庄西路433弄159号有人在楼道内进行违法搭建,执法队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查看,发现一处新增的金属材质斜式坡道。通过走访对照,发现由于该小区建造时间较早,部分楼栋在建设规划时并没有预设无障碍通道点位,且一楼住户出门走到室外还需通过三级台阶,对出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考虑该行为应该是为了方便出行而实施。
僵持:执法人员通过进一步走访调查发现,实施该行为的是居住在丰庄西路433弄159号102室的业主张先生,他表示自己是一名独居的残疾人士,且年岁已高,无法独立行走,出行完全靠轮椅,在楼道内设置坡道是为了方便出行;与此同时,反映人也到达了现场,其表示自己是同一栋楼的楼上住户,159号居住了多名高龄老人,张先生设置这样的坡道,一旦遇到雨天潮湿的情况将会导致坡道异常湿滑,极易造成人员摔倒,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况且为了照顾张先生的出行,他家天井里原本就有一扇门可以出去,没有必要在楼道内再设置无障碍设施。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执法队员与双方分别进行了单独沟通,首先跟随张先生来到102室的天井查看情况,确实发现有一处多年前的开的后门可以通行,但是门外绿化带内并没有可供轮椅通行的道路,且出口处已规划了停车位,车辆停放在车位上导致张先生也无法通过,如果通过这扇门进出的话势必将对小区绿化造成破坏,综合来看不具备通行的条件,执法队员向张先生强调,保障残疾人士具有正常出行的权利是国家的政策要求,但是不能因此对楼上邻居造成安全隐患,张先生表示接受,愿意对斜坡的材质进行更换,并完善相关的防滑措施。当执法人员将相关情况向投诉人反馈时,对方表示不接受这样的方案,坚称张先生可以从天井正常进出,坚持要将楼道恢复原状。真新街道残联的相关同志此时也赶到了现场,当执法队员向其提出是否可以由残联出面牵头协调并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时却被告知,张先生的残联会籍是在长宁区的,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尽力做好调解安抚工作。最后三方意见未能达成一致,初步协调宣告失败。
困境:回到中队后,执法队员将整个事件进行了梳理:按照《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禁止擅自改建、占用物业共用部分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应该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等提供便利。金沙社区居委会针对此事召开了专题协调会,残联、社区民警也曾多次上门进行调解劝说,但是都没有取得结论性成效。执法人员认为当事人与投诉人的诉求均有一定的道理,立案查处存在法理上的冲突,协调沟通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当事人年纪逐渐增大,就医配药的需求肯定也随之增加,不设置无障碍设施老人如何应对突发状况?近期阴雨天数较多,如不消除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人员滑倒摔伤事故又该如何向居民解释?诉件处置陷入了困境。
解决:执法队员将此案件的相关情况向队部进行了汇报,中队领导主动接待了投诉人的来访,在充分认同其关于安全问题担忧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阐明了关于无障碍设施设置的相关法律规定,最后初步制定了将金属制改建为水泥带减速槽式斜坡,在满足102室张先生轮椅出行方便的基础上,将102室天井内开的后门予以封闭的方案,获得了双方的同意后,中队主要领导与真新街道城运中心的相关领导亲赴现场,将相关整改要求告知施工单位,由物业管理公司与城运社区队员进行现场协助,尽量减少对159号居民进出造成的不便,由社区居委会对整栋楼的居民进行方案意见征询,最终在10月14日完成了全部整改工作。10月21日,当事人张先生委托真新街道残联同志代为赠送了锦旗,表达了对真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及城运中心积极响应群众诉求、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感激之情。
结语:随着近些年执法力量逐渐向基层社区倾斜,城管进社区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必须随着进行调整,既要保持法律的权威性与执法的强制力,又要避免简单粗暴式的管理造成矛盾激化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不厌其烦的耐心、水滴石穿的恒心以及人民至上的真心,那么必将在建设和谐社区、美丽城市、强盛祖国的过程中映衬出那一抹耀眼的“城管蓝”!